首页 资讯 正文

「你好!湖南国保」汤家岗访古

体育正文 189 0

「你好!湖南国保」汤家岗访古

「你好!湖南国保」汤家岗访古

汤家岗遗址(yízhǐ)出土的夔龙纹白陶盘是我国最早的模印工艺精品。资料图 汤家(tāngjiā)岗遗址位于常德市安乡县安全乡,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遗址于1977年被发现,面积4万平方米。遗址文化(wénhuà)内涵包含了汤家岗文化和大溪文化两个时段(shíduàn),前者(qiánzhě)时代距今6800—6000年左右,后者距今6000—5300年左右。汤家岗遗址保存完好(wánhǎo)、功能(gōngnéng)区分明显,丧葬区、生活区、生产区都相对集中,为研究史前聚落形态及其变迁提供了典型实例。 虎渡河畔的(de)(de)汤家岗村,有块约(yuē)半里路长的岭地,上面只有浅草,没有庄稼。环绕长方形高岭旁的是(shì)一条蜿蜒的水沟,将外界隔绝。要不是目睹东南角的一个石碑,谁会想到这就是6800年前的原始社会村落遗址——汤家岗遗址。 汤家岗遗址系当地学校教师潘能艳发现。潘能艳是个业余考古(kǎogǔ)爱好者,在安乡县文化馆参加过考古培训。1977年夏季,连续下了几场暴雨,汤家岗的(de)抗旱沟有多处被冲垮,泥石流处裸露着团粒状的烧土、卵石。有一天,潘能艳从(cóng)沟渠边经过,发现了打磨得光滑的石头,这些石头形状不同,有的像砍砸器,有的像石斧。稍加辨认(biànrèn),他(tā)惊喜异常,随即搜集了一袋样品,直奔(zhíbēn)县里和省里汇报,并很快得到证实:这些石质器具(qìjù)是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。 1978年冬,省博物馆考古队主持试掘,从分为三期的地层中(zhōng),清理出了石斧、锛、铲、凿、砺石等石器工具;还有盘、盆、碗、罐、釜等红陶、黑陶、白陶(báitáo)器皿,以及泥塑(nísù)的红陶猴头。早期的白陶盘来自七千年(qīqiānnián)前,质地细腻,颜色白净,花纹精美,似已有模印工艺。 1990年(nián)的(de)(de)第二次发掘,考古队(kǎogǔduì)清理出陶纺轮、陶豆和陶鼎,还发现了稻谷壳的痕迹。汤家岗遗址是介于皂市下层文化与大溪文化之间的中期晚段文化,具有多种文化标杆性文物,被(bèi)考古界命名为汤家岗文化。2007年进行的第三次深度发掘则发现了原始(yuánshǐ)人头骨和用于“活人祭”的坛装整体婴儿遗骸;初具城堡雏形的土围环壕和部落首领宫殿式建筑群遗址……这些(zhèxiē)说明,汤家岗的先民们已经具有了与自然灾害作斗争的群体保护意识,开始了向粗放畜养种植生活方式(fāngshì)的过渡。 当(dāng)笔者走进一株古槐树下歇脚,一只芦燕飞到标有“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”的标志牌上,小嘴喳喳,尾巴翘翘(qiàoqiào),还跳着圈儿作舞蹈状。 汤家岗遗址的(de)出土文物,我(wǒ)看过实物。现在我徘徊在遗址,仿佛能通过“时间隧道”,眼前浮现出安乡先民一天的生活图景—— 曙光初照,汤家岗现出了零零落落的房屋。仔细一瞧,这些(zhèxiē)像草垛又像蘑菇状的房屋,一半(yíbàn)在地上,一半在地下,氏族部落里的人,三三两两像是从地底下爬出来的一样。再瞅他们穿(chuān)的衣服,像是兽皮做的,类似(lèisì)现今的斗篷、裙子的模样。 伴着鸟儿的叫声,男女老幼吃罢野果(yěguǒ)、干鱼之类(zhīlèi)简单饭食,便(biàn)开始了一天的劳作。一批男性壮劳力,有的拿了石斧去砍树,有的抬了石铲、石锛去开荒种稻,有的背了石标去打猎(dǎliè);有些掌握了烧窑制陶技术的工匠则在土窑前忙碌。 岗上的土窑大多构造简单,在地面上挖个(wāgè)坑当火膛(huǒtáng),上面设置直径一米左右的窑床,周围用草(yòngcǎo)泥筑成圆顶窑室。陶坯放在窑床上,下面烧(shāo)木柴,即可烧制成陶器,如氏族群体用的土红色筒式水缸,就是在露天烧制而成。 这种先进(xiānjìn)的制陶手艺分工细密,有的选择黏性适度、泥质较细的陶土,有的用陶土捏塑成锅碗瓢盆的粗坯,然后打磨光滑,有的用类似毛笔的工具,在成型的器皿上(shàng)描绘篦点纹、草叶(cǎoyè)纹、漩涡纹、曲折(qūzhé)纹。这些能工巧匠中有一位(yīwèi)忽然激动起来,在弧形的陶土上雕出一条有龙形图案的模子,套上另一块陶坯进行压模,然后放在严密的窑室里烧制(shāozhì)。在人们(rénmen)的欢呼声中,一件长江流域独创的、有着划时代意义的夔龙陶盘诞生了! 当我唤回思绪,不由为生养自己的土地自豪。要知道,那个时代,好多地方的人还过(guò)着茹毛饮血的生活,而汤家岗先民的日常生活用具,已经(yǐjīng)既讲究(jiǎngjiū)实用又讲究美观。 下午,我登上横亘湘鄂的黄山(huángshān)大顶,找到了曾参加汤家岗(gǎng)考古发掘的老周(lǎozhōu)。老周神采飞扬,语气激越地回忆往事。说到动情处(dòngqíngchù),他找出一份《考古学报》指给笔者看,那上面的文章论证:占地几万平方米(wànpíngfāngmǐ)的汤家岗遗址,虽只发掘300平方米,就足以证实,它就是长江中游、洞庭湖区史前文明的一个摇篮。 如此看来,汤家岗的好戏(hǎoxì)还在后头。
「你好!湖南国保」汤家岗访古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